发布时间:2015-02-06 22:07 我要投稿
普通高等学校1所,专任教师438人,招生3759人,在校生8832人,毕业生2258人。成人高校1所,招生367人,在校生558人,毕业生113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7所,专任教师705人,招生10065人,在校生27017人,毕业生4469人。普通高中18所,专任教师1352人,招生10053人,在校生27577人,毕业生9092人。初中学校84所,专任教师4775人,招生26292人,在校生78634人,毕业生2904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小学463所,专任教师7195人,招生33454人,在校生178521人,毕业生25362人,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54%。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0人,在校生172人。
四、人口环境
年末总人口145.78万人,常住人口142.55万人。出生人口1.54万人,出生率10.51‰;死亡人口0.87万人,死亡率5.89‰;全年净增人口0.6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6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3元,增长10.6%,实际增长3.9%。鹤壁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94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6元,增长18.4%,实际增长1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8%(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 鹤壁城市建设概况
一、 总体规划
鹤壁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加速发展淇滨区,努力提高山城区、鹤山区,积极发展两县城,点轴开发,带动全面,解放思想,面向未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新区为中心,以老区和淇县、浚县县城为内环,以焦作、新乡、濮阳、安阳等城市为外环的豫北城市群和经济圈。
鹤壁市城市发展规模与目标: 根据《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口预测方法,预测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40.4万人,其中山城、鹤山区人口为30.3万人,淇滨区作为新成区,人口将达10.1万人。
结合现状城市人均用地指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预测到2005年城市用地规模为40.4平方公里,其中山城、鹤山区城市用地规模为27.27平方公里(人均90平方米/ 人),淇滨区城市用地规模为13.13平方公里(人均130平方米/ 人)。
随着鹤壁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到2005年,鹤壁市市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 %以上,市域总人口将达157万人,市域中心城及两个县城之外的18个乡镇人口将达到12万人,占市域城镇人口总数的18 %。 " 十五" 期间,鹤壁市11个乡中将有4 个(大河涧、北阳、卫贤、庙口等)改为建制镇,建制镇将达11个,占乡镇总数的61 %。
2005年,逐步形成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有序、分工合理、布局顺畅、协调发展的区域城镇网络。
新区建设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 " 十五" 期间,新区重点在京珠高速公路与京广铁路之间向南延伸,适当向东西北方向拓展。淇滨大道两侧、新世纪广场周边地区为行政区,新区东北部为工业区,太行路中段西部为商贸区,淮河路西端以南为文教区,淇河浮山一带为旅游风景区,京广铁路以西、高速公路以东为高效农业园区。
图3 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二、 新区建设
1、 新区简介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省级开发区,是鹤壁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鹤壁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开发区位于豫北城市群和晋冀鲁豫十四地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地带,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纵贯全境,与东西走向的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山西—鹤壁高速公路、长治-鹤壁-泰安铁路共同形成了豫北交通“双十字”骨架。华北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淇河穿越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开发区自建设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豫北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手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短短十余年时间,昔日淇水之滨的一片旷野,现已被风格迥异的楼宇、纵横交错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厂房、芳香四溢的花园所取代,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座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增长源,展现出生机勃发、大有希望的前景。
截至目前,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0亿元,摆放各类项目800余个。城市绿地率达到38.3%,绿化覆盖率达到4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平方米。2005年,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2.1倍、3.7倍、4.5倍和2.9倍。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产业为支撑,工业、教育、休闲旅游、外向型市场等四大产业。
2、鹤壁新区特点
城市功能完善。开发区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以适应城市化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新区的载体功能和服务能力,营造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环境。截至2005年底,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亿元,区内交通、供水、供热、供电、供气、市政等公用设施项目完备。累计修建城市道路80多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通畅顺达的区内交通网络;完成日供水10万吨水厂一期工程,建成110KV变电站两座;引进世行贷款建设了两座供热站,对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实施集中供热,总投资1.49亿元的鹤煤集团热电联供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投资达1.2亿元的淇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万吨,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建设了工业用气和西气东输工程,居民全部用上了天然气;鹤壁火车站每天有21对京广线直快、特快列车在开发区停靠;郑州—北京高速客运专线在开发区设口建站。
《鹤壁2010年经济形势及房地产现状分析(3)》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jingkai/12542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