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鹤壁新闻 > 淇水鹤壁 >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主讲专家马青松:父母善倾听孩子才听话

[摘要]马青松 □本报记者 张婷媛 文/图 “沟通是最好的教育,而好的沟通是听出来的。”日前,在市幸福家庭促进中心第一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公益大讲堂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主讲专家马青松表示,聪明的父母善倾听,父母会“听话”, 孩子才听话...

马青松

  □本报记者 张婷媛 文/图

  “沟通是最好的教育,而好的沟通是听出来的。”日前,在市幸福家庭促进中心第一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公益大讲堂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主讲专家马青松表示,聪明的父母善倾听,父母会“听话”, 孩子才听话。

  父母经常认为和孩子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但父母都是自己讲,孩子通常都是假装在听,或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唠叨是家庭教育的杀手。”马青松说,亲子沟通要讲究二八原则,父母要说20%,听80%。

  父母倾听孩子心声有哪些技巧呢?马青松认为,父母要做到耐心倾听、认真倾听、有兴趣地倾听,同时对孩子的言行、情感等,给予欣赏和正确的引导。“耐心听孩子说话,就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说的话都很重要,我重视你的意见。这样能够建立孩子的信心和自尊,同时,让孩子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父母分享。”

  马青松说,孩子们的世界与大人不同,常凭借自己的好恶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当孩子讲述一件事情时,父母不能只听他说,还必须听到藏在话语背后的含义。这就要求父母不仅要听孩子说了什么,还要倾听他的语言里包含的“感觉”是什么,更要读出那些用身体表现出来的语言。不仅如此,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应集中精力、端正态度、全神贯注,尽量注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做看手表、抠耳朵、打哈欠等影响孩子情绪的动作,让孩子觉得父母心不在焉。

  “一次好的沟通就是一次爱的传递。一项调查显示,一次好的沟通文字传达信息占7%,语调表达感受占38%,肢体语言显示态度占55%。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马青松表示。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主讲专家马青松:父母善倾听孩子才听话》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qishui/21747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