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4 09:49 我要投稿
刘俊彦
□本报记者 张婷媛 文/图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近日,在市幸福家庭促进中心第一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公益大讲堂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彦表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五大冲突:期望的冲突,保护的冲突,爱的冲突,交往的冲突,评价的冲突。
在刘俊彦看来,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宽容、尊重、鼓励、肯定和自由的空间,并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孩子指引航向,让孩子在大千世界里搏击、奋斗、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该如何引导孩子成才呢?刘俊彦认为,青少年成才是有规律可循的,成才=遗传素质+后天教育+后天努力+机遇+环境。“现代社会需要T字型人才,‘—’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结合,说明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因此,青少年应必备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技能)两种素质。其中,学习、创新、做人是家庭应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刘俊彦说,在学习方面,家庭要为孩子争取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教育孩子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学以致用,要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在对高考状元的一项调查中发现,高考状元不是平时学习最拔尖儿的,而是在学习中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他们的知识链条中没有缺项。除此之外,要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学习,培养社会化技能。
谈及培养创新能力,刘俊彦说,创新和做饭有可比性,仅做一碗面,就有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等,实际上,两者食材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做法、搭配就成了不同的面。同样,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把现有的条件、材料重新组合。因此,创新首先要界定问题,然后收集所有的材料,并尝试各种组合,最后检验它。
在做人方面,刘俊彦认为,父母要教育孩子保持积极、忠诚、谦虚、奉献、平和的健康心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为成才添砖加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彦:家庭应培养孩子的学习、创新能力》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qishui/21747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