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5 10:13 我要投稿
王玉峰
刘彦彬
“绿丝带”集体代表王瑞华
郝建飞
刘厚忠
郝海丽
蒋玉香
尹秀丽
韩玉环
魏涵杰(左)、吴疆
李金菊
曹丽华
高建利
宋丽
陈文儒
鹤壁网-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解静怡 实习生 徐颖春)1月9日,我市召开鹤壁市2014年度“鹤壁好人”表彰会暨2015年道德讲堂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东培出席表彰会并为受表彰的人员颁奖。
会议宣读了对2014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和2014年度“鹤壁好人”的表彰决定,并依次对21位模范进行了表彰。传播社会新风尚的义务宣传员孙守玺、用爱诠释大孝的浚县新镇镇村民李金菊、弱小身躯挑起家庭重担的韩玉环、危急时刻勇救发病老人的曹丽华等11人荣获2014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荣誉称号。辛勤劳动换来城市美好环境的垃圾填埋工王玉峰、坚持6年做各类志愿服务的市供电公司“绿丝带”青年志愿服务队等10名个人及团体荣获2014年度“鹤壁好人”荣誉称号。
在随后举办的道德讲堂上,在场人员围绕“敬业奉献”的主题,开展了唱歌曲、学模范、讲故事、谈感悟、诵经典、省自身、送吉祥7个环节的活动。在聆听了“鹤壁好人”代表王玉峰、郝海丽爱岗敬业的感人故事后,在场人员纷纷畅谈感悟,作出庄严承诺,表示将学习模范身上的优秀品质,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社会,尽职尽责工作。获评2014年度“鹤壁好人”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王玉峰、陈帅帅、郝海丽、韩玉环、刘彦彬、郝建飞、蒋玉香、尹秀丽、刘厚忠、鹤壁供电公司“绿丝带”青年志愿服务队
获评2014年第四季度“鹤壁好人”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郝海丽、孙守玺、李金菊、韩玉环、曹丽华、魏涵杰、高建利、李爱云、宋丽、陈文儒事迹简介
换来城市美好环境的垃圾填埋工——王玉峰
王玉峰,男,32岁,市蔡庄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7年,他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垃圾处理厂上班。别人嫌脏、嫌累先后离开了公司,而他毫无怨言,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干就是7年,填埋垃圾40多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勇于担当的好少年——陈帅帅
陈帅帅,男,16岁,浚县屯子镇陈门村村民。他5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父亲因食道癌卧床不起,妹妹还要上学,他的肩上便担当起照顾父亲、供妹妹上学的重任。2013年12月父亲去世后,为了供妹妹上学,他每天5点半起床帮别人送货。
用青春托起大山深处的雏鹰——郝海丽
郝海丽,女,34岁,淇县黄洞乡中学教师。她2000年毕业后,便扎根黄洞乡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学校条件极其艰苦,让许多老师望而却步,但她一干就是14年,从没有一句怨言。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住校的学生烧热水洗脸;孩子们有病时,她就上山挖草药给他们治病。
弱小身躯挑起家庭重担——韩玉环
韩玉环,女,10岁,淇县庙口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2006年,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母亲离家出走,2011年,患有肺气肿的父亲病情加重,无法下床。从那时起,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父亲做饭、穿衣、擦脸、喂饭,做完这些再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后就马上回家做家务,照顾爸爸。
两次入水救人的硬汉子——刘彦彬
刘彦彬,男,36岁,浚县王庄镇苑庄村村民。2014年8月,他吃过午饭在村西头散步,听到卫河边有小孩的呼救声,就连忙跑过去,两次跳入水中救起两人。孩子家长来感谢时,他说:“要是再遇见这种事,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人。”
奉献爱心好青年——郝建飞
郝建飞,男,33岁,淇滨区城市管理局四大队队员。2014年2月,正在市会展中心执勤的他,发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导致骨折,他没有半点犹豫就背起老太太送往医院。因送医及时,老太太也没有受到二次伤害,经过手术,顺利康复。
书写21年呵护亲人的美德——蒋玉香
蒋玉香,女,43岁,鹤山区新华街街道办事处新华街南社区居民。她在照顾年迈婆婆的同时,21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双目失明、没有成家的哥哥,不怕辛劳、不怕付出,每天洗衣送饭、打扫卫生,彰显了爱亲扶残的浓浓亲情。
18年风雨无阻义务为矿工缝补衣物——尹秀丽
尹秀丽,女,63岁,山城区鹿楼街道办事处八矿东井社区居民。从1996年起,她一年四季在井口义务为矿工缝补衣物。每次缝补完衣服后,都会对矿工说一句祝福的话“高高兴兴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用银幕给山区孩子带来快乐——刘厚忠
刘厚忠,男,63岁,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办事处东一巷社区居民。2009年退休后,他自筹4万多元购买设备,不辞辛苦,坚持为偏僻贫困山区的孩子放映300多部影片。
6年爱心助考——“绿丝带”青年志愿服务队
鹤壁供电公司“绿丝带”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8年。在每年的中、高考期间,他们都会在市、县9个考点为考生免费提供茶水、扇子、文具、坐凳等,累计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帮助7600多次。
社会新风尚的义务宣传员——孙守玺
孙守玺,男,61岁,浚县白寺乡东许庄村村民。30多年来,他利用空闲时间,跑了500多个村庄义务宣传社会新风尚、传递正能量。他经常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唱歌跳舞,外出务工时也不忘宣传家乡美景和好人好事。
用大孝诠释大爱——李金菊
李金菊,女,51岁,浚县新镇镇后枋城村村民。她公公1998年偏瘫,婆婆2003年患脑瘤瘫痪在床,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便一肩挑起了照顾公公婆婆的重担。
让爱心温暖寒冬——曹丽华
曹丽华,女,56岁,九三学社社员。2014年12月,在淇滨区路边救治突发疾病倒地的老人,给老人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车赶到,她才默默地消失在人群中。
小善举彰显好品德——魏涵杰、吴疆
魏涵杰,男,12岁,桃源小学六五班学生;吴疆,男,7岁,桃源小学二五班学生。2014年12月,他们将在放学回家路上捡到的钱包交给了警察。
技侦战线的破案能手——高建利
高建利,男,39岁,山城区春雷派出所技侦民警。从事技侦工作14年来,运用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破案100多起,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钻研的精神鼓舞着所有民警。
孝行善举显真情——李爱云
李爱云,女,52岁,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村民。2003年丈夫因病去世,全家的重担落到她一人身上。2012年婆婆偏瘫卧床不起,她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用心照顾婆婆。
7年坚守见证爱的誓言——宋丽
宋丽,女,32岁,鹤煤集团双祥分公司职工。2007年结婚刚一年,她老公就出了车祸,瘫痪在床。她日夜守护,寸步不离,给他擦身喂饭、端屎倒尿、说话开导。
不离不弃照顾病妻14年——陈文儒
陈文儒,男,78岁,鹤山区鹤壁集镇曹家村村民,现住淇滨区清华园小区。2001年1月,妻子因脑出血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不离不弃、悉心照料14年。
文/鹤壁日报记者解静怡整理
图/鹤壁日报记者李国庆摄
《2014年度及第四季度“鹤壁好人”评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qishui/20582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