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7 10:35 我要投稿
秧歌队排练现场。(记者 解静怡 摄)
鹤壁网-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解静怡)左转,注意变队形……”2月23日晚,记者来到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菜园村,400余人的社火表演队伍正在紧张地排练着。
今年50多岁的韩玉玲是社火队的会首,是整支队伍各项表演的总指挥。她告诉记者,菜园村的社火表演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小时候村里的社火表演以武术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武术项目渐渐失传,演变为好学好练的秧歌花篮、跑旱船等表演项目。
菜园村的花篮秧歌表演因队伍大、花样多、技巧高而出名,百余人的队伍里包含了花篮、小戏、基础队等多个部分。“扮演小戏的演员头戴假发,脸上涂着胭脂,抹着鲜艳的口红,造型幽默。再加上锣鼓、唢呐等伴奏,别提多热闹了。”韩玉玲说。
不少人觉得扭秧歌简单,记者跟着演出队练了几招,发现里边的门道还真多。挑花篮的老太太们别看年龄大,个个身手矫健,两臂要有摆动幅度,动作要大,才能显得喜庆欢快。年龄最大的刘玉兰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她说:“挑花篮要有很高的技巧,演出者多是扭得好的老人。我们进入腊月就开始排练了,一直练到正月,就为民俗文化节上街演出。”
这边老人扭得热火朝天,那边的年轻人也不示弱。抬花轿、划旱船、大头娃娃、二鬼打架等演着演着就“杠”上了,争相使出各自的高招,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演坐花轿的小闺女,这可不光是‘坐着’那么简单,讲究个扮相,要演出来小闺女的娇羞,还要跟‘说媒的’、‘抢亲的’有所呼应。”表演抬花轿的吴慧兰说。
“划旱船和坐花轿的形式有些相近,都是用道具遮住下半身,用步子走出不同的阵法,上半身还要扭出动作,面部要注意神态,都兼顾到也是要坚持练习的。民俗文化节马上就开幕了,我们这几天会加紧排练,与其他社火队一争高下。”表演划旱船的秦立婷说。
《浚县社火队:春节期间排练忙 民俗文化节上露一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qishui/2004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