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0 16:34 我要投稿
日前,鹤壁市循环经济在全省循环经济试点评估考核中,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扬,并获得优秀试点单位的美誉。
2005年,鹤壁市被列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经过近6年的发展,鹤壁市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规划实施了总投资102亿元的7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目前已竣工66个、在建11个,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初步形成了工、农业循环经济共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近日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鹤壁模式”在全国进行推介。
传统工业多点突破
鹤壁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资源制约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金属镁产业是鹤壁市新兴的战略产业,鹤壁市在发展金属镁产业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但金属镁是一种高耗能产品。“近年来,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发展一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维恩克公司多年来在循环发展上一直走在行业前列,起草了多项行业国家标准,而且从原料进厂到废渣利用,无不体现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用于回收热量的设备随处可见。“在原镁生产中,我们先将燃煤产生的热量用于还原金属镁,再通过蓄热回收,将热量先后用于预热助燃、加热锅炉、管道保温等分级利用能源,使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超过传统工艺60%以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宏介绍说,“同样,在金属镁挤压型材生产中,通过蓄热技术,使吨产品电能耗大幅度节省300千瓦时。”
在废水回收利用方面,鹤壁市还通过废水回收系统将工业和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实现了废水零排放。而镁渣在河南东大高温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却成了宝,被回收用于生产陶瓷滤料。
在煤炭的综合利用方面,鹤壁市重点发展了煤→精煤→煤化工、煤和煤矸石→发电→新型建材、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并利用年产1000万吨原煤资源,建设综合利用热电联供、煤矸石烧结砖、矿井水综合利用、瓦斯发电、甲醇生产等项目。
在电力生产及转化方面,鹤壁市对电力项目产生的大量粉煤灰、废水、废气和余热进行循环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了粉煤灰→水泥、粉煤灰→建材、余热和脱硫综合利用等产业链。脱硫后伴生的硫酸钙和亚硫酸钙,一部分用于生产水泥,另一部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高品质石膏。
在水泥生产及综合利用方面,鹤壁市以同力水泥公司为龙头,发展废气余热发电等项目,初步形成了水泥余热→发电、粉煤灰→水泥循环链。目前,同力水泥公司年可消耗电厂粉煤灰40多万吨。
种养业向“废物”要利润
鹤壁市是畜牧业大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瘦肉型猪、肉鸡出口基地。多年来,鹤壁市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大用、永达肉鸡养殖深加工循环利用园,绿佳奶牛生态养殖循环示范园,裕丰“猪、沼、肥、果”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永昌“猪、沼、电、食品”粮食深加工循环利用等多个园区。
1月20日,淇县大用集团普乐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停着数量满载的货车。
“这些货车装的就是我们从大用集团拉来的‘原材料’。”淇县普乐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银成说,“公司是一家采用现代生物提取技术,专业从事天然调味料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换上工作服,记者走进了该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香味迎面扑来。“你现在看到的是年综合利用鸡骨1.5万吨的骨素项目,你闻到的香味就是加工鸡骨的香味。”崔经理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酶力肽生产线,把鸡毛制成酶力肽生物高蛋白饲料,年利用鸡羽毛4万多吨;利用细胞破壁技术将鸡血进行深加工,生产鸡血浆蛋白粉、鸡血球蛋白粉和鸡血高免蛋白粉,年处理鸡血1万吨,同时解决了原始处理中的水污染问题。
据了解,淇县普乐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环项目加上大用集团的生物有机复合肥项目、沼气发电项目和沼液生产农药项目,大用集团每年可上交利税8000万元,减排污染物50万吨,有效解决50万吨废弃物的污染问题。
循环型产业体系已形成
“通过建设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鹤壁市煤电化材、食品加工等共生耦合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市循环经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一个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煤化工、盐化工项目正在全力建设,尤其是中石化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项目的落地,更凸显了这片园区的磅礴气势、一流工艺和无限前景。
2008年以来,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工业上山、农民进城、森林围厂、循环生态”的理念规划,以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原料,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按照煤制合成气,由合成气生产甲醇和合成氨,再把甲醇和合成氨进行深度加工生产系列化工产品的链条模式发展煤化工;以当地丰富的电石资源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盐矿资源为原料,利用当地的煤电优势,采用先进的离子膜烧碱技术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并由此向下游产品延伸发展盐化工,各个产业链之间,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耦合、区内闭合”,今后也将按照“省内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定位,努力打造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鹤壁日报记者 张心致 张林月)
(责任编辑:樊翠翠)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之“鹤壁模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jingkai/14217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