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2 19:47 我要投稿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如何使一二三产有机复合、互相促进?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解放思想,使得鹤壁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机遇往往钟情于有准备者。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思路、大战略,根据省政府关于省辖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抢抓机遇、果断决策,迅速启动了鹤壁“大新区”规划工作。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市大新区规划建设推进工作会和8月份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深刻指出,我们规划建设的鹤壁新区,是在原有基础上城市空间、功能等的拓展和延伸,与加快两个构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事关当前,更事关未来、事关鹤壁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鹤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每一个干部群众都应当为能够投身其中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抓住用好难得机遇,充分用好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有利平台,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立足于行、立足于做,发扬当年建设开发区时“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务实苦干、加快推进,力争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
不懈探索终有成。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经省里同意,“大新区”正式定名为鹤壁新区。经过大量前期工作和反复论证,《鹤壁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于2012年5月21日、7月30日先后得到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鹤壁新区建设扬帆起航。一个规划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生态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金属镁精深加工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宏伟蓝图全面展开。
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鹤壁市委原书记马宪章到我市考察时满怀深情地说,鹤壁新区的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持续性,是在当年淇滨经济开发区基础上的再拓展、再创新、再提升。20年前淇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如今鹤壁新区的规划、建设,都面临着重要机遇。实践证明,抓住机遇则进,丧失机遇则退。相信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发展,鹤壁新区必将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解放思想定乾坤,抢抓机遇绘宏图。从20年前奋力迈出山坳的第一步,从最初的23平方公里,到38平方公里,到后来的65平方公里,再到如今的130平方公里,鹤壁城市发展实现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拓展,更是功能上的提升和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布局的优化。
“杀出一条血路来”的
开放开拓精神在持续
“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成就历史,昭示未来。这其中所蕴含的开放精神与开拓精神如同两个擎天之柱,支撑着鹤壁的一步又一步跨越。
大开放,快发展;小开放,慢发展;不开放,难发展。
大开拓,大发展;小开拓,小发展;不开拓,不发展。
纵观我市的发展历程,开放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开拓始终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回想开发区建设之前,地处太行山脚下狭小空间的鹤壁城区,只有向东一条主要通道,被形象地称为“京广线上的盲肠”。交通落后,城市建设严重滞后,扼住了鹤壁发展的咽喉。鹤壁的困境,当时的市委、市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并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区位劣势、空间不足等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致命因素。如何突破?唯有杀出一条血路,冲破闭塞,闯出一片新天地。当年的决策者就是靠着这种励精图治、开放开拓的气魄,奠定了开发区建设的决策。
对于改革开放,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一以贯之。从市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全面开放的战略方针,到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到六次党代会提出以新区建设为龙头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再到七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都充分体现了一个思想: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发展,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振兴鹤壁经济。
市八次党代会把开放带动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强调必须始终紧抓开放带动主战略,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强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渠道,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
回想1992年开发区创建之初,面对全年财政收入只有几千万元、人才短缺等方方面面的严重困难,当时的市委、市政府以非凡的气魄,以敢想、敢干、敢闯的勇气,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强化市场运作,盘活土地,吸引外来资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筹集了2400万元启动资金,不畏艰险,拉开了开发区建设的序幕。可以说,当年正是依靠“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正是依靠开放战略,才突破了困局、走出了艰难而又不平凡的第一步。
20年来,正是依靠开放带动战略,我们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开放激发活力。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眼睛向外,借力发展,连续多年大规模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主动出击、重点突破,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批有行业影响的企业先后落地。
开放吸引投资。坚持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综合运用BT、BOT等模式,广泛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近五年来就吸引了数十亿元的社会资本,BT、BOT模式撬动了一批大的建设项目,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现了多方共赢。
《2012年9月6日鹤壁:奋进20年 辉煌20年(3)》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jingkai/12309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