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2 11:20 我要投稿
赫素利在种植基地里给果树剪枝
晨报记者苗苗摄
坚毅的眼神,粗糙的双手,说话时平和的神态,在记者眼前这个干练的女人就是赫素利。从下岗女工到饭店老板,再到1000亩果树基地的经营人,2004年至2015年,11年里,她一步步走来,坚持是她克服困难的秘诀。自主创业摆脱下岗困境3月6日,记者见到了赫素利,她刚从淇滨区的果树基地剪枝回来。
2004年,36岁的赫素利失去原本安稳的工作,成为下岗人员。
“我有手有脚,总能找点儿事干。”说起下岗后的生活时,赫素利笑着说,她心量大,碰见再苦再难的事情都能坚持下来,下岗虽然让她失去了稳定工作,但给了她自主创业的机会和动力。
下岗后,赫素利在老家浚县开了一家火锅店,一干就是6年。6年里没日没夜地苦干,让她摆脱了下岗后的困境,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餐饮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好发展,我就考虑转入其他行业。”赫素利说。
2010年,赫素利偶然间尝到了晚秋黄梨,觉得它口感独特,后来又听说晚秋黄梨很有发展前景,她就来了兴趣,为考察项目、考察市场忙碌起来,奔波了大半年,最后决定将这些年的全部收入投入到果树种植行业。
自从经营起种植基地,地里除草、剪枝这些日常的活儿,赫素利经常跟着工人一起干。遇上除草旺季,她时常满手草绿色,洗一个星期都洗不干净。为赊化肥给销售商说尽好话那时晚秋黄梨树苗很贵,一棵13元,光树苗投入就要200多万元,加上土地租金,前期投入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赫素利的资金原本不是太紧张,可中间遇到一些问题,资金就紧张了起来。为了筹措资金,她每天东奔西跑借钱。
“果树已经种上了,不能没有化肥吧,但我当时实在拿不出钱买。为了让人家把化肥赊给我,我就把人家领到基地一一介绍情况。”赫素利说,梨树3年才能进入丰产期,头两年没什么收成,前期梨树施的化肥都是赊的。为了赊化肥,她跑遍了周边村庄卖化肥的店,给销售商说尽好话,把嘴皮子都磨烂了。一场大风把收成刮没了“当时我就想着,再坚持坚持,到第三年就能有收成了。”赫素利说,因为有盼头,种植梨树头两年的艰苦,她忍忍也就过去了,可没想到她等着盼着的丰产期因为一场强风竟泡汤了。
2013年8月的一天狂风大作,赫素利接到工人打来的电话。
“工人说梨被刮下来好多,我一听就赶紧从浚县往淇滨区赶。”赫素利说,她到现场看到大部分果子已经被刮落,心一下子就凉透了。8月正是晚秋黄梨的膨大期,眼看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采摘了,这下可好,盼了两年的收成瞬间没了。成功打入广州市场尽管面对种种困难,赫素利还是选择坚持下去。
“说实话,谁遇到困难时都会想到放弃,但我当初把全部收入都投了进来,就已经给自己断了放弃的念头。”赫素利说,她要坚持到底,既然自然灾害不是自己能阻止的,那就通过加固对梨树的防护进行预防。
自那时起,赫素利经常会到种植基地待上半天,和工人一起对梨树加固防护,碰见农活儿繁忙时,就直接在基地住上十天半个月。
赫素利说,坚持就能胜利,2014年果树基地终于迎来了丰收。
“现在我们种植的晚秋黄梨已经销往全国各地。”赫素利说,她的晚秋黄梨已成功打入广州市场,在广州的一些超市上架销售,此外,她的家人还帮忙经营了淘宝店进行网上销售。
《鹤壁女子从下岗女工变千亩果树基地经营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qishui/19815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