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6 10:25 我要投稿
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冲刺期”,到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0%,户籍城镇化率31%左右。
在“星罗棋布式”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全省拟选择10个左右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并给强镇穿上“城镇化跑鞋”,推动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关于郑州
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全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转得出”“向哪转”“落得下”和农村居民“过得好”的问题逐步解决,基本建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1.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
经过三年的新型城镇化攻坚,我省将完成50%左右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任务,促进每年20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和随迁家属向城镇转移。到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0%,户籍城镇化率达到31%左右。
推动各省辖市、县(市)2014年年底前制定完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具体政策和激励办法,力争每年实现转户100万人左右。根据村庄城市化改造进度,推动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和在产业集聚区居住的农业人口成建制地转为城镇户口,争取三年完成转户50%以上。
2.农业转移人口“向哪转”?
根据计划,从大到小“星罗棋布式”布局的大、中、小城市就是未来的转移方向。
届时,郑州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16年,郑州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00万人以上,洛阳达到240万人以上,其他7个中心城市达到100万~150万人、8个达到50万~100万人,济源超过40万人,县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平均达到20万人。
到2016年,争取城区人口在25万以上的县城发展成为30万人以上的城市,15万人以上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以上的城市。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HN016
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冲刺期”,到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0%,户籍城镇化率31%左右。
在“星罗棋布式”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全省拟选择10个左右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并给强镇穿上“城镇化跑鞋”,推动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关于郑州
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全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转得出”“向哪转”“落得下”和农村居民“过得好”的问题逐步解决,基本建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1.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
经过三年的新型城镇化攻坚,我省将完成50%左右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任务,促进每年20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和随迁家属向城镇转移。到2016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0%,户籍城镇化率达到31%左右。
推动各省辖市、县(市)2014年年底前制定完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具体政策和激励办法,力争每年实现转户100万人左右。根据村庄城市化改造进度,推动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和在产业集聚区居住的农业人口成建制地转为城镇户口,争取三年完成转户50%以上。
2.农业转移人口“向哪转”?
根据计划,从大到小“星罗棋布式”布局的大、中、小城市就是未来的转移方向。
届时,郑州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16年,郑州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00万人以上,洛阳达到240万人以上,其他7个中心城市达到100万~150万人、8个达到50万~100万人,济源超过40万人,县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平均达到20万人。
到2016年,争取城区人口在25万以上的县城发展成为30万人以上的城市,15万人以上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以上的城市。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HN016
主城区177个批发市场和行政事业单位外迁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方面,郑州当之无愧地要当“带头大哥”。《计划》要求,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为重点,统筹推进郑东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强化现代服务功能。
争取到2016年,龙湖金融中心初具规模。加快龙湖区域、白沙区域、龙子湖区域等功能区连片开发,推进环龙湖生态廊道建设,启动实施象湖和龙子湖工程。到2016年,郑东新区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方面,推动内环线区域、医学院—碧沙岗区域、西流湖区域、南阳路片区、省属机关办公居住区域、福塔片区等6个旧片区整街坊整片区综合改造,加快主城区177个批发市场、40个工业企业、69个仓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外迁。
关于改造:拟选10个左右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
按照国家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我省拟选择10个左右省辖市、县(市、区)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
省政府要求,经过两到三年努力,在试点地方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农村闲置宅基地市场化流转退出机制,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推动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另一个改革的亮点就是推动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什么是强镇?它们经济实力超越不少县,但“责任如西瓜,权力似芝麻”,享受的待遇仍是乡镇级。如何给强镇穿上“城镇化跑鞋”,赋予其运营城市的全部权力?
我省将推动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选择100个左右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规划,争取到2016年,培育形成60个左右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的现代化小城镇,建成一批特色镇。
在业内专家看来,在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前提下,打破行政体系与城镇体系重叠格局,理应充分赋权,把强镇的大脚从小鞋中解放出来,穿上合脚的“城镇化跑鞋”,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小城市。
关于配套:住房三年开工建设公租房35万套
《计划》要求,三年开工建设公租房35万套,结合城镇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鼓励通过政府统一租赁、差额补贴的方式,积极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供给规模。
对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提供保障性住房。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供应,研究出台鼓励措施,促进本地农民工在县城置业安居。
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专项,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
到2016年,改造城市棚户区40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1.7万户、林区垦区棚户区0.81万户。
将城中村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以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区内的城中村改造为重点,三年改造80万户以上。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HN016
产权: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 城中村集体产权发股权证书
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愿意“转出”和“落下”?
《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计划三年开建35万套公租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bi.yuduxx.com/jingkai/1310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